宣布日期:2016-08-03 00:00:00阅读:2448
《太行日报》2016年8月2日头版
每逢周末,来到距离市区16公里的泽州县金村镇水北村丹河人工湿地游玩松开,成为许多市民松开休闲的新选择。彷徨于绿草茵茵的芦苇前,漫步于长长的栈道上,危坐在精致高雅的亭台楼左右,看鲜花吐艳,赏水鸟翱翔,观鱼虾游荡,尽享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图为丹河人工湿地一角。
丹河一度曾污染严重
有些人或许不会想到,如今这个鸟语花香的“绿洲”,已往一度却是污染严重、众人不肯提及的一个地方。
丹河作为晋城的母亲河,起源于高平市丹朱岭,流经高平市、泽州县,境内干流全长128.3公里,流域面积2965平方公里,出山西省境后于河南省境内汇入沁河。晋城建市以来,随着煤化工行业的快速生长,大宗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丹河,导致丹河流域水情况受到严重污染,多个监测断面为劣Ⅴ类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超标几倍到十几倍,水质富营养化加剧,这也引发了晋豫两省的水情况纠纷。
“河南省人大代表就曾上书全国人大和国家环保部,反应丹河水流入河南省境内,使得焦作市青天河的水质受到污染,引起了各级各部分的广泛关注。”市环保局事情人员介绍道,虽然2006年以来,相继建成的巴公工业废水处理厂和晋煤集团生活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缓解了丹河水质恶化的趋势,可是丹河的水情况仍然禁止乐观,下游郭壁泉饮用水源地、东焦河水库、珏山景区、龙门景区依旧深受影响。
治理迫在眉睫!2006年,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的意见》,决定建设丹河人工湿地工程,由市环保局组织实施。2008年8月7日,丹河人工湿地工程正式开工涤讪。
巴公河人工湿地整体完工投运
经过紧张建设,巴公河人工湿地生态治理工程于8月1日整体完工,正式投入运行。
该工程位于泽州县高都镇南社村,占地面积206亩,于2014年7月开工建设,去年12月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并乐成进行了沉淀池、外貌流通水试运行。该工程接纳“自由外貌流湿地+笔直流人工湿地”的工艺,每日可处理污水3万吨,全年可处理污水1095万吨,可削减化学需氧量约760吨,氨氮约220吨。
巴公河人工湿地投用后,将与丹河人工湿地配合发挥作用,有效改善丹河水质,掩护郭壁泉饮用水源地,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又一好去处。
五年建起都会“绿肺”
“北起巴公河人工湿地,南到东焦河水库库尾,全长40多公里,占地面积1291亩,湿地利用自身系统中物理、化学、生物三方面的作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自然降解与净化。”丹河人工湿地治理处技术员杨栋介绍道,简单地说,湿地就像是都会的“肺”一样,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丹河人工湿地的主要建设内容为污水处理工程和防洪工程,污水处理工程接纳“自由外貌流湿地+笔直流人工湿地+渗滤坝+水体人工强化自净生态工艺”,经过整个功效区处理后水质可抵达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防洪工程以30年一遇为标准,接纳拦河坝和翻板闸自动控制河流水位,防洪坝避免洪水进入湿地。
在自由外貌流湿地现场,笔者看到,一片片睡莲漂浮在水面上,娇嫩的花朵遮盖其间,水下偶有几条小鱼游过不知名的水草,一派自然和谐的景色。“这些全是为了净化污水特意设置的。”杨栋说道,自由外貌流湿地通过种植这些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在水体内放养鲢、鳙等鱼类来净化水质。同时,湿地还特别重视景观性建设,在水域中心构筑有生态岛,吸引鸟类栖息;岸边种植了挺水植物,搭建起亲水平台,供市民游玩。
而在整个湿地中,最焦点确当属处于自由外貌流湿地下游的笔直流人工湿地了。它接纳1.5米厚差别规格的碎石填层,从上到下,分为5层,石料由小到大,最小的3毫米,最大的100毫米。外貌层种植有芦苇、香蒲、黄花鸢尾等植物,通过植物的根系、石料层间微生物和石料层的过滤,层层净化水质。“净化后的水就可以通过溢流管道进入河流,流向下游了。”
“丹河人工湿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笔直流人工湿地,2008年8月7日开工建设,2013年9月10日投入运行。”杨栋介绍道,湿地的总体工程建设分了3个阶段,五年时间共建成笔直流人工湿地315亩、外貌流人工湿地345亩,形成了790亩的植物长廊和26万平方米的景观水面。
天然氧吧效益明显
丹河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能力究竟如何呢?一组数字或许能够说明。
工程建设前,处于湿地丹河上游的北石店河氨氮浓度进水37.2毫克/升,化学需氧量浓度48毫克/升。丹河氨氮浓度进水56毫克/升,化学需氧量36毫克/升。工程完工后,在湿地末端东焦河水库库尾,经山西省情况监测站监测,氨氮浓度为:0.17—0.22毫克/升、PH:7.2—7.8、化学需氧量:13—17毫克/升、SS≤10;氨氮去除率>80%、化学需氧量去除率64%。
目前,湿地日处理污水抵达8万吨,全年可处理污水2880万吨,年削减氨氮540吨、化学需氧量2000余吨。丹河离别了地表水污染的历史,与下游的东焦河水库、珏山景区、龙门景区、青莲寺融为一体,构筑起十多公里的旅游带,成为提高都会品位、彰显生态晋城、宜居晋城的特色区域。
由于湿地工程环保效益明显,2010年,山西省环保厅将丹河人工湿地工程命名为“山西省环保示范项目”。2011年6月,被中华环保基金会山西代表处授予“山西情况掩护奖”。今年7月19日,省委省政府情况掩护督察组进驻晋城,对湿地建设的结果给予充分肯定扬。
“现在湿地的情况可真是太好了!随处都能看到水鸟、野鸭、白鹭、灰鹤、鱼鹰等,另有许多叫不着名字的水鸟,水里的鱼也多了起来,简直就是一片绿洲嘛。”水北村的王先生告诉记者,随着湿地的建成投运,他们村好多村民都开起了农家乐,尤其是今年“五一”期间,以湿地为主要内容的丹河龙门湿地公园正式开园,生意越来越好了。
污水处理,考验的不但仅只是一个都会情况整治的能力,更是一个都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包管与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相信有了湿地建设的绿色正能量,晋城的生态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好。
(来源:太行日报)
链接:http://old.jcnews.com.cn/szbk/thrb/html/2016-08/02/content_10145761.htm
治水有道 上善之行
地点: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786号洪广宝座A座11楼
设计院与联合研究院地点: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786号洪广宝座A座11楼
传真:027-87304028
微信民众号
W88优德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013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