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日期:2013-12-08 00:00:00阅读:2176
武汉市坐拥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和众多生活在东湖旁的武汉市民一样,曹文宣也亲历了东湖水情况的变迁。据曹文宣介绍,上世纪60年代,武汉东湖有水生植物83种。目前,东湖仅有水生植物14种。水生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下降,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上升,东湖逐渐向“藻型”湖泊演化。
在曹文宣看来,水生植物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东湖渔业的太过生长。数据标明,东湖渔业的生产水平在1972年以前都较低,但从1973年至1978年的5年间,东湖每年投放种种鱼种250万尾以上,大宗放养草食性鱼类,直接造成东湖由大型水生植物为主的草型湖泊演变为由浮游植物为主的藻型湖泊。而在上世纪60年代还占据绝对优势职位的东湖黄丝草,纵然在1976年停止放养草鱼以后,也没有重新泛起过。
“东湖生态的根天性变革,成为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的生态原因。”曹文宣认为,在东湖生态修复历程中,必须重视东湖的生态效劳功效。在其罗列的一张表格里面,他把东湖的主要功效划分为十大功效,并凭据重要水平分为很是重要、重要、一般和不重要四个品级。
在曹文宣看来,修养水源、蒸腾吸热等非实用功效是很是重要的,休闲旅游、均化洪水、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科研教育等功效次之,固氮释氧、水质净化功效再其次,而渔业等功效是最不重要的。
曹文宣认为,东湖渔产量虽然较高,可是产值很低。鱼类的大宗放养不但破坏了东湖原有的生物群落结构,且利用鲢、鳙等鱼类控制蓝藻的效果值得怀疑。因此,在提出“恢复江湖联系、恢复水位季节性波动”等建议的同时,曹文宣认为东湖生态修复必须放弃渔业生产,放大湖泊的生态效劳功效。
治水有道 上善之行
地点: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786号洪广宝座A座11楼
设计院与联合研究院地点: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786号洪广宝座A座11楼
传真:027-87304028
微信民众号
W88优德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01375号-1